English

无法烹饪的美学“大菜”

1999-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杨曾宪 我有话说

翻阅98年11期《新华文摘》,在题为《新时期文艺学二十年》的座谈会纪要中,高建平先生的一段话引起我的注意,兹照录如下:

“前几天在贵阳召开的‘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上,有人在发言中提出要融合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美学的一切优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当时,有听众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融合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等菜系,再加上西方各种菜的优点,而调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大菜?也就是说,美学发展前景是搞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大体系,还是让各种思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学如此,文艺学也是如此。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搞一个包括万象的文艺学。这显然是事关文艺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之所以对这段话发生兴趣,是因为笔者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那位“听众”。由于当时是即席提问,凑热闹的成分多,事后便忘却了。感谢高建平还记着那个比喻,并将其存录下来,重新唤起我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其实,“大菜”的比喻虽是现场抓来的,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却有些年头了。高建平提出的有没有必要“搞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大体系”的问题,对当代中国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中国学者大多怀有这种“大菜”情结,总希望在所有学科领域中都创立这种带普泛指导性的“马克思主义XX学”,美学界也不例外。试想,如果谁能把握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元美学”,解开美的所有奥妙,指导人类所有的审美体验,那本身该是多美的一件事啊!因此,问题只在于是否有这种可能。

八十年代初,当笔者进入美学领域,“野心勃勃”地试图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时,也曾怀有这种“大菜”情结。我同传统美学研究者一样,也将中外古今美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任何一句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的话语都视若神启,总希望将它们相互通约公度,发现美的本质奥秘,归纳出美的普遍规律,建立起一个继承前人、涵盖当代的美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也应冠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名义。但若干年下来,一次次地碰壁,迫使我返回头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失败可归因于才疏识浅,本无足道,但为什么许多著名学者毕其一生之力也没实现这一目标呢?用杜撰的一句“名言”概括就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不知终点是起点。诚然,美学本身就带有悲剧性色彩,前人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尊敬的,但作为后来者,毕竟该反思一下了,不能再长期陷入这种悲剧命运而不自知、不自觉。要知道,悲剧是不能重复的;重复的悲剧只能是喜剧,其结局必然是美学的自我消亡———当代青年学者,谁愿意再在这种没有前途的学科上为一些已经变得滑稽可笑的问题耗费几十年的精力呢!

正是这种反思,使我终于明白了,那种试图烹饪美学“中西全席”的想法只是一种理论乌托邦,而产生这种理论乌托邦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美学学科性质的误读。我们总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一个统一的美学学科,而这个美学学科又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追求的自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泛真理,美学家的使命就是发现和概括这些真理。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存在过这样一个“美学”学科吗?今天,被视为美学主体或经典美学的恰恰是最不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人文哲学美学,而这些人文哲学美学,还往往不具有独立的学科性质。“古典和近代哲学家们,之所以都钟情于美学、都钟情于诗学,实际上并非对纯粹美学的热心,而是因为,美学是他们思辨苦海中的一时扁舟。灵魂索道上的一根青藤。只有凭籍它,哲学家才获得思辨的自由,才能进行自由的思辨;只有抓住它,哲学家才能寻到自由的灵魂、才能体验灵魂的自由。试想如果撤去这叶扁舟、砍去这根青藤,黑格尔、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其体系是否还能建立,还能称得上伟大,是大可怀疑的。正因如此,对于这些哲学家所论之美、所下美之定义,是切不可胶柱鼓瑟地理解的,更不可脱离其固有哲学体系去宽泛操作机械套用的。须知,那扁舟那青藤都属于那特定的哲学灵魂,并不是随人都可乘坐或攀援的。”(拙著:《审美价值系统》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对人文哲学美学性质的认识。我所谓的人文哲学美学包括西方的思辨美学、诗化美学,也包括中国传统的诗学美学,它们或是“客观”超验的概念建构,或是“主观”体验的情感表述,但都是特定人文哲学文化背景中的封闭性话语系统,彼此虽可以共存,但却无法通约。如果还以“大菜”为例的话,人文哲学美学,便好比中西不同的餐饮文化,好比不同的菜系,其特色既产生于也保持于特定的饮食文化中。因此,中餐的“话语系统”到了西方餐饮文化中,或西餐的“话语系统”到了中国餐饮文化中,“失语”都是必然的。多少年来,很多学者一直在努力实现古文论的现代转化,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但收效甚微,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它们本身的话语系统是自足的,象中国的意境说与西方的典型论原本不是一回事一样。

换句话说,同样“美”的“话语”,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派系的人文学者那里,其语义所指、逻辑意义、哲学内涵是大不相同的。依靠这样一些“食性”、“口味”、“质料”大不相同且相互抵牾的“美学”素材,要想烹饪出古今交融、中西合壁的美学大菜,就象将“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与西餐调和在一起,制成大拼盘,只能是不中不西,不南不北,最终什么菜也不是,苦涩难咽。正因如此,那种将中外古今美学融为一炉,建设所谓“美学体系”的“大菜情结”到了该消解的时候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